首页 > 工程师职称 >职称资讯 >施工监测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施工监测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1-02-23 17:40:27 浏览量:
摘要: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工作涉及建设单位、监理、施工、设计、监测等各个参建单位,如何建立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施工密切配合

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工作涉及建设单位、监理、施工、设计、监测等各个参建单位,如何建立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监测工作处于上述参建各方信息流之间,有效实施监控信息向参建各方的流通和协调,因此在施工风险管理和协调工作中起到信息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建设单位的授权下,有效协助建设单位开展参见各方的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其相关的工作措施可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组建监测工程项目部,配备项目负责人以及各专业职能部门,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和监测工作细则。根据工作需要及业主单位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技术标准。

2)建立畅通的绿色信息沟通渠道

保持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时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需求进行工作计划调整,以最优方式进行现场监测。

3)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监测过程中积极了解工程进展实施情况,与施工参建方相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在监测仪器安装前向各方进行技术交底(如果需要),并将保护措施与施工方协商确定;安装完成后,要求悬挂或摆放监测标识牌,并向各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切实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注重监测工作的流畅性

监测工作从收到进场通知书时间起,根据建设单位的进度控制总目标和所提供的施工工期设计进行监测进度控制和设计。

监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各阶段、各环节的紧凑链接,保证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对施工造成干扰、避免由于监测的滞后介入对施工的进行造成影响:

(1) 及时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及时完成监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报送评审论证;

(2) 按照经评审论证的实施方案,进行监测仪器的采购;

(3) 考虑到基点埋设后基点的稳定变形周期,尽早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基点埋设工作(如果需要);并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各类监测点的安设、验收工作;

(4) 监测点布设完毕后,及时进行水准网、导线网测量,进行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指水准监测);

(5)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督促完成需随施工工序配合安设的监测点布设工作;

(6) 由于本工程具体施工工序情况暂未明确,具体的监测进度计划需结合其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协调调整。

(7) 保持与甲相关参建单位的时时沟通,及时将工作计划及监测成果进行汇报。

 监测人员的进度保障

(1) 所有参加监测工作人员均需持证上岗,专业人员根据监测线路的施工特点合理配置各专业人员,保证其具备拟测工点对应的监测技能,能够合理组织、有序实施。

(2) 监测班组将根据监测标段的施工特点和监测项目合理优化配置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并根据施工标段的进度要求,合理进行人员调配,但应保证对于拟测工点及区域人员、设备及监测路径的固定,以满足监测数据准确性的要求。

(3) 每位监测人员必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并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时刻注意以上各项要求,以保证观测工作按进度要求顺利进行。

(4) 所有上岗监测人员与建设单位、运营公司、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测对象产权单位的相关人员保持友好的协调和沟通,保证监测信息及时反馈,避免由于沟通及信息的不流畅影响监测及其他工作的进行。

 工程进度的设备保障

(1) 根据本工程的需要,确保所承诺的仪器设备数量投入本工程中,满足工程需要;

(2) 梳理不同类别监测仪器设备安设的时间和节点,紧密结合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安设工作的流畅性;

(3) 正式开展监测之前,所有仪器设备均经过国家相关检定机构进行计量和标定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传感器选用有质量保证国际或国内的知名品牌厂家,所有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可靠;

(4) 所有监测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贯标体系和CMA计量要求以及仪器说明书规定对监测仪器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和管理;

(5) 配足易损设备的数量,保证生产的需求;

(6) 在每次监测前后,均应对监测仪器设备性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其运行状态,严禁因仪器设备问题影响下一道监测工序;

(7) 如果所使用仪器在监测过程中发生故障,则优先采用相同型号和规格的仪器替代,其次选用较高精度的仪器,严禁选用低于原来仪器精度的设备代测。

建立正确的监测理念

监测信息的变化是反映监测目标体的综合变形轨迹,其变化规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监测工作不是简单的现场测试,而是集现场监测、现场巡视、岩土工程分析评价、风险管理、综合评估等多专业集成的持续管控理念,实时动态掌控工程变形信息,敏锐扑捉监测和巡视中的异常现象,快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预警处置,准确有效判断工程的安全风险状态,确保监控信息绿色畅通。

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佛山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构建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措施合理、制度完善,保障体系涵盖了监测设计、实施,强化了监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对质量的控制和保障,建立了层级分工明确的审核和审查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和管理规定,奉行“执行前先交底、核实后再确定”的严谨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流畅有序,力争打造质量可靠的品质工程。

建立专业的监测项目管理团队

有效的地铁工程工后状态监测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工后特点,我公司能够较为深入的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并明确结构设计的本质及其在施工工后不同阶段、不同工序和工艺对结构受力、变形的控制影响,充分认识并领会结构体系的设计及施工工后特点;通过承担其他线别的地铁工后状态监测任务,与项目参建各方形成有力的工作协作配合关系,可以保持高效、充分沟通,熟练实施监测、巡视及安全风险咨询管理,能够随时响应现场条件的变化,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现场落地。

为了有效开展本项目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的工后状态监测工作,并将设立风险咨询服务部,由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结构齐全,经验丰富,同时由公司总工、副总工组成我公司的工后状态监测项目部的专家技术顾问组,在本项目监测过程中参与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并由北京地铁多条线路监测的团队全程参与本工程的工后状态监测工作。确保团队组织专业齐全,设备先进,全程有效开展相关监测、风险评估及预警处置工作。

基于多专业融合的项目管理队伍,公司主管领导构成的顾问团队,深刻认识结构体系的特点,丰富监测内容,整合团队优势,打造优质服务和精品工程。

建立稳定的变形观测控制网

充分发挥我公司在周边开展类似工程建立的观测控制网,以目前既有工程深埋基点为基础,充分评估其长期稳定性。在以施工工后单位埋设的深埋基点为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既有深埋基点,与现场工作基点、变形点共同组成稳定的变形观测控制网,多重保障本工程基准控制网的长期稳定。

建立规范的监测安设手册及监测点保护制度

我公司长期开展监测工作,对于各类型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图文细致详尽阐述了仪器设备的安设方法及步骤,安设要点及注意事项。本工程将在既有指导书的基础上,补充监测点安设时机的有关要求,提出结合施工工后状态,充分考虑其安设时机及工程节点,进一步明确并有力执行监测点的规范安设对后期监测稳定的基本保障措施。如现场监测点安设及后期保护需要(本工程由施工工后单位承担监测点安设及保护主体责任),相关监测安设及监测点保护制度将可用于工程各车站、区间,并提供现场安设技术指导。

另外,我公司长期形成了整套有效的监测点保护和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识别人为破坏现象,对监测点(传感器及配套设备、辅材等)建立醒目的标示,同相关参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全面有效的保护监测点成活率。同时,我公司建立了不同破坏类型的仪器数据修复技术,将对破坏点数据进行有效修正,最大程度地降低监测点破坏对数据不连续的影响。

10 非接触测量等非常规监测手段的投入和应用

目前在地铁工后状态监测过程中,对道路地表进行监测仍主要采用常规的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方法是传统的沉降监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地面沉降测量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成果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水准测量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特别是进行道路地表沉降监测时需要进行封路措施,并需要监测人员到达监测点才能进行,不仅对路面交通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影响,也对作业人员自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量的加大,涉及到穿越既有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等情况越来越多,由于高速路、城市快速路车流量大、车速快,造成监测人员无法上路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因而其在穿越过程中道路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基于上述原因,结合佛山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工程02合同段工后状态监测过程中穿越的城市环路的变形监测需求,针对行车量较大的道路(将根据具体的工后状态监测设计要求,对拟实施监测采用测量机器人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道路的沉降变形监测。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是测绘领域一项新兴的测量方法,它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被测量物体的表面各点的空间三维坐标,然后用这些点的坐标数据重构出被测量的物体的三维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的全自动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被誉为是继GPS之后的又一项测绘新技术,近些年已经在测绘领域迅速的普及开来。以前的测量方式(包括以水准仪、全站仪等为主要仪器的传统测量技术和GPS 测量技术)全部是单点采集数据,获取的是单点数据,而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量时不需要棱镜和水准尺等合作目标,可以高自动化、快速、精确、大面积的获取被测量物体表面密集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即测量结果是表示实体特征的“点云”数据(Point Clouds),从而使传统的“点测量”方式变成了“形测量”方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自动化程度高、获取数据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工作;测量结果为数字化结果,容易储存、传输、处理等。它的工作时不断获取空间点的三维坐标的过程,通过由无数个空间点所组成的点云图来表达三维扫描测量系统对被测物体的精确测量结果。

佛山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工后状态监测工程,我们将适时研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采用非接触测量模式进行本合同段上述无法实施上路监测的环路路面沉降变形监测。

11 加强监测信息采集、处理及反馈的及时有效性

监测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反馈是工后状态监测工作流畅性、有效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工后状态监测动态管理的关键所在。合理有序的开展工后状态监测,其监测数据信息不仅作为工程验证,也不仅为工程资料完整性服务,而是切实将工程施工工后的风险性以一定的监测手段,获取定量指标、定性描述的综合呈现,并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工后,指导工程施工工后。

因此,工后状态监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监测信息从采集、处理,到传递、反馈的程序性和时效性,并严格执行监测信息的客观独立的基本要求,实现第一手监测数据即时上传信息平台的功能,并对监测数据、巡视信息、预警信息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跟踪处理,确保工后状态监测的实施质量与效率先进、技术与执行到位,充分发挥工后状态监测有序、规范的管理,为北京地铁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12 充分重视现场监测和巡视监测的有机结合

监测过程中,充分重视巡视监测的重要性,项目部将配备具有丰富的工程勘察、岩土、结构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现场巡视监测工作,建立完整的巡视监测工作记录,及时识别工程在施工工后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并能结合监测数据信及时分析和判断异常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的发展情况,全面掌控工程自身及其周边的安全风险现象。

对于线路范围内存在的上述不良地质区段及可能遇到的其他区段,在正式开展工后状态监测之前仔细分析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可能发生的主要地质工程问题,在施工工后关键时期和区段内加强综合变形监测和现场巡视工作,根据沿线影响区段的建(构)筑物、地面等变形情况综合分析,必要时对地面开展以探地雷达方法为主的不良地质探测工作。

13 加强安全风险综合咨询和分析评估

有效的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围护结构的影响,我公司充分认识勘察、设计、工后状态监测多专业的融合和相辅相成,能够较为深入的认识工程结构设计的本质及其在施工工后结构受力、变形,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工程工后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据此制定针对性监测实施方案,掌控风险关键,加强风险监测和趋势研判,真正做到风险管理工作前移,制定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同类及类似工程经验,我公司在承担的监测工作中建立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监测及巡视手段,将监测数据与工程施工工后情况结合分析,将监测、巡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单位,视工程具体情况适时加密现场监测和巡视频率,为工后和安全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切实起到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作用。

14 加强与参建各方的联系机制

协助建设单位建立参见各方的风险监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在施工工后,针对安全风险监控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各项工作,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组织管理,指派专人与参建各方建立长期固定的沟通机制,负责跟踪、完善工后状态监测管理与咨询模式下的风险准确预判、隐患及时消除、问题有效处置和事务有序处理,切实实现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与过程控制的动态调整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开锐教育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开锐教育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电400-616-3379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